纺纱方法对山羊绒针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

来源:绒毛行业信息 发布时间:2024-08-13 点击:570 字体:
用山羊绒加工的纯山羊绒制品具有穿着舒适、保暖性强、绒面丰满、手感柔软滑糯、光泽柔和的独特风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然而,这种高档名贵的山羊绒针织品的起毛起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它严重影响了山羊绒针织物的手感、外观以及服用性能,是生产、经营、消费山羊绒针织物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山羊绒针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通过对山羊绒针织物起毛起球机理的研究,比较不同纺纱方法(环锭纺和走锭纺)对山羊绒针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为企业解决山羊绒织物起毛起球问题提供一定的依据。

研究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纺纱方式生产山羊绒纱线,并制成针织物。这些针织物随后在滚箱式起毛起球仪上进行不同时间段(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的起毛起球试验。通过对比试验数据,评估两种不同纺纱方式下针织物的起毛起球等级及其在起球箱内被磨损掉的绒毛和毛粒的质量。
研究发现:
走锭纺纱的山羊绒针织物相较于环锭纺纱的同类产品,在起毛起球性能方面表现更佳。具体来说,在5小时的测试后,走锭纺纱山羊绒针织物的起毛起球平均级别比环锭纺纱高出大约1级,且起球箱内磨掉的绒毛和毛粒的重量也较少。
这些差异与两种纺纱方式的机理不同有关,走锭纺纱中纤维排列较为凌乱,不利于抗起毛起球,但是走锭纱结构更为紧密,边缘的纤维毛羽较少,因此有助于改善抗起毛起球性能。
结  论:在相同的原料、纱线支数、针织物组织结构和缩绒工艺条件下,纺纱工艺显著影响山羊绒针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走锭纺被认为更适合纺制山羊绒纱线,尤其是对于特殊动物纤维的针织纱。

 山羊绒针织物起毛起球机理

山羊绒纤维是一种蛋白纤维,由很薄的鳞片层和发达的皮质层构成,鳞片层呈环状,翘角小,紧贴于毛干,表面光滑,纤维逆鳞片方向的摩擦因数大于顺鳞片方向的摩擦因数,所以山羊绒纤维在受外力作用时,纤维始终保持顺鳞片方向蠕动,导致纤维集合体紧密缠结,在织物表面毛圈纤维一端易滑出,并与表面的自由端纤维组成绒毛,在外力作用下,逐渐缠结成球。山羊绒针织物是以山羊绒为原料纺成的细纱线,编织后经过缩绒处理而成,缩绒的目的是使织物紧密厚实并产生绒茸。根据山羊绒针织物的特性,在穿着过程中缩绒后的织物表面产生绒茸,互相摩擦,缠结在一起,从而产生起球。

 起毛起球过程

当织物受到的外界摩擦力大于纤维强力及纤维之间的摩擦力或抱合力时,纤维末梢被拉出形成圈环和绒毛,织物表面因此生成绒毛,即称为起毛; 绒毛露出一定长度后,在一定距离间因揉搓摩擦,反复伸长和回缩而纠结成球,生成的毛球并不大,也不形成死结,它的一端在织物的纤维中,并连接于布面,形成球状,即称为起球。当织物继续受到摩擦时,连接毛球的纤维会因反复拉伸弯曲疲劳而断裂,发生毛球脱落。

织物起球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如图1所示。

图1(a)织物原样表面有毛羽
图1(b)第一阶段起毛织物表面的纤维因摩擦从织物中抽出产生毛绒
图1(c)第二阶段纠缠织物表面原有的毛羽或因摩擦产生的毛绒相互纠缠,并加剧纤维的抽拔
图1(d)第三阶段成团,纤维越缠越紧,最后形成小球粒
图1(e)第四阶段成球连接球粒的纤维断裂或抽拔
图1(f)第五阶段脱落,部分球粒脱落

8.png

对山羊绒针织物起球机理和起球过程的研究分析,是解决山羊绒起毛起球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研究发现: 

①山羊绒针织物起球过程可分为绒毛产生、绒毛缠结成球和球的脱落3个阶段; ②当测试时间达到6h,山羊绒针织物表面才会产生明显长大成熟的毛球; 

③起球个数达到最多的时间与单球重达到最大的时间是不一致的。

试  验

采用相同原料100%纯山羊绒纤维,采用环锭和走锭2条不同的纺纱工艺路线纺制76. 8tex 的4种颜色(红色、黑色、灰色、米色) 纱线,在同一台横机上编织相同大小、相同密度、相同组织的8种纬平针织物试样。

在相同条件下缩绒处理后,在YG511N型滚箱式起球仪上分别做2、3、4、5h的起毛起球试验。该起球仪器适用于稀疏毛针织物及其他易起球织物的滚动摩擦起球试验,以评定织物在不受压力条件下的起球等级。

仪器主要由底盘、变速箱、起球箱及记数自停装置组成,电动机通过变速箱减速,使起球箱匀速转动,箱体采用多层复合材料牢固耐用,内壁衬以3. 2mm厚的进口橡胶软木衬垫。转动圈数可任意设定。当起球箱转动到预置次数时,自动停机。

试验原理

按规定方法和试验参数,将山羊绒针织物试样套在聚氨酯塑料管上,放进能转动的衬有橡胶软木的方形木箱内滚动。在规定光照条件下,将滚动过的试样对比标准样照,评定起球等级。

试验准备

取样:从样品上剪取4个试样,每个试样的尺寸为125mm × 125mm,在每个试样上标记织物反面和织物纵向。另剪取1块尺寸为125mm × 125mm的试样作为评级所需的对比样。

试样数量:取2个试样,每个试样正面向内折叠,距边6mm处缝合,其针迹密度应使接缝均衡,形成试样管,折的方向与织物的纵向一致。取另2个试样,分别向内折叠,缝合成试样管,折的方向与织物的横向方向一致。见图 2。

9.png

试样的安装

把缝好试样套反过来,使织物测试面朝外。试样在均匀的张力下,套在聚氨酯载样管上。试样套缝边应分开扁平地贴在载样管上。为了固定试样在载样管上的位置和防止试样边松散,在试样边上包以胶带纸( 长度不超过载样管圆周1.5圈) ,聚氨酯管两端各留出6mm。固定试样的每条胶带纸长度不超过聚氨酯管周长的1.5倍。如图3所示。

10.png

试验步骤

①试验前起球箱内必须清洁,不得留有任何短纤维或其他影响试验的物质。

②把4个安装好的试样载样管放入同一起球箱内,牢固地关上箱盖,把计数器拨到所需转动次数。

③按试验规定的条件在滚箱式起球仪上分别测试环锭纺羊绒针织物和走锭纺羊绒针织物 2、3、4、5h的起毛起球情况。

④启动起球箱,当计数器达到所需转数后,从载样管上取下试样,除去缝线; 展平试样,在评级箱内对比标准样照,评定每块试样的起球程度,以最邻近的1 /2级表示。

起毛起球评级

采用计量法和样照对比法相结合的评级方法。计量法是指称量织物上落下的毛球重; 样照对比法是将起球后的织物与标准样进行对比,确定试样的起球程度,起球程度共分 5 级,级数越小表示织物起球越严重,级数越大表示抗起球性能越好。对比法评级时,一定要在评级箱内进行。

评级方法

①观测者肉眼与试样距离300~500mm。

②测试试样放于左边、原样放于右边。

③评定测试样的级别,评级从5级( 无起球) 到1级( 起球非常严重) ,当级别介于 2 级之间时应报告半级。视觉描述评级见表 1。

④测试结果为 4 个测试样的平均值。

⑤推荐评定观测者应超过 1 人,应报告任何表面外观的恶化。

11.png

评级结果

以4块试样的平均值(级) 表示试样的起毛起球等级。计算平均值,修约到小数点后二位。如小数部分小于等于0. 25则向下一级靠( 如2. 25即为2 级) ; 如大于等于0.75则向上一级靠( 如 2.85 即为3级) ; 如大于0.25 且小于0. 75则取 0.5 级。本试验评级结果数据记录如表2所示。

12.png

从表2可以看出,走锭纺羊绒针织物的起毛起球等级优于相同转数的环锭纺羊绒针织物。以织物磨损5h为例,走锭纺羊绒针织物的起毛起球平均级别高于环锭纺羊绒针织物1级左右,起毛起球等级高于2级左右。起球箱内磨掉的绒毛和毛粒重量走锭纺羊绒针织物也少于相同转数的环锭纺羊绒针织物。

结  论

在纤维原料、纱线支数、针织物组织结构、缩绒工艺等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纺纱工艺对山羊绒针织物起毛起球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这与走锭纺和环锭纺的不同纺纱机理有关。走锭纺纱是山羊绒纱线的最佳纺纱方法,尤其适纺特种动物纤维针织纱。一般情况下,纱线中纤维排列越平直,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越好。走锭纱中纤维排列凌乱,对织物抗起毛起球不利,但与环锭 纱相比,走锭纱结构紧密,纱线边缘的纤维毛羽少,这种结构有利于抗起毛起球性能。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13586304479

0.029576s